青杠坡戰役遺址

青杠坡戰斗是我軍軍事戰略上化被動為主動,最終轉敗為勝的分水嶺,1934年10月中央紅軍撤離中央蘇區到遵義會議前,中央紅軍在左傾政治路線和軍事思想指揮下,實施大搬家式的逃跑主義,一味避戰,使紅軍損失慘重,而青杠坡戰斗后,及時進行輕裝,連紅三軍團的山炮都沉入了赤水河,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部隊果斷地變為輕裝,甩掉包袱,行動更自由了,更能打運動戰、游擊戰了”,(呂黎平《一渡赤水》)。因此,青杠坡戰斗后,實施的四渡赤水,正確處理打與走的關系,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走是為了更好的打,從而化被動為主動,最終南渡烏江,威逼貴陽,巧渡金沙江擺脫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實現了軍事斗爭和重大轉折。
青杠坡戰役遺址位于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青杠坡村,在土城鎮東北約3千米。以青杠坡戰斗為核心的土城戰役,是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后親自指揮的第一仗,是導致紅軍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2002年,老紅軍、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將軍題寫了“青杠坡紅軍烈士紀念碑”碑名。
以上就是關于“青杠坡戰役遺址”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關于井岡山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議,歡迎撥打本校電話聯系我們!
本文鏈接:http://m.laulearning.com/base/zy/188.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