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機會很難得,雖然學習時間不長,但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培訓過程中,我們深深地為革命前輩堅定的理想信念所震撼,為艱苦奮斗的精神所感染,為敢闖新路的謀略所感嘆,為勇于勝利的革命氣概所折服,為依靠群眾的優良作風所感動。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大歷史觀的寬廣視野,以民族復興為歷史坐標,定義偉大團結精神。飽含深情的話語,激蕩著同心同德、向上向前的精神和力量,傳遞著勉力敬事、拓路踏歌的信心和勇氣。
奮斗不僅僅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奮斗同樣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實現更好自己的人生選擇
清晨的地鐵上,年輕人摩肩接踵奔向一天的忙碌;城市的街巷里,快遞小哥把堆積如
習近平同志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廣大青年既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也是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參與者和貢獻者。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廣大青年具有寬廣的視野和自信的心態,但要真正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還要不斷奮發有為。促進廣大青年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主動作為、勇擔重任,就要用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塑造新時代青年,鼓勵他們在新的偉大斗爭中不斷磨礪自己,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 黨性教育能否取得實效,關系到黨員干部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黨的建設要“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黨要有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領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領導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贏得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和堅決擁護,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維護習近平同志全黨的核心、黨中央的核心地位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習近平同志在不久前參觀深圳“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指出,黨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患意識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歷史昭示的一條重要經驗。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應對挑戰中壯大,始終抱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同志展望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著眼百年大黨的使命擔當、基于改革發展的風險考驗強調:“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边@一重要論述是給每一位
斗爭絕非庸俗地為私利而斗,而是直面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挑戰,不斷攻堅克難,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培養斗爭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始終保持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科學把握新時代的斗爭精神,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在統籌推進“四個偉大”中傳承好、發揚好偉大奮斗精神,不斷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創造新業績。
“以戒為固,以怠為敗”。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這句古語,生動闡明糾“四風”要常抓不懈的深刻道理。對于各級領導干部而言,這個道理在黨性修養上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