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井岡山精神的過程中,我禁不住熱血沸騰,最原始的革命者的沖動不斷涌上心頭,然而,在心中的號角不斷吹響之時,一封無字的情書,讓陳毅安與李志強慷慨悲壯的革命愛情故事顯得是那么撕心裂肺,讓人無法釋懷。更是這樣的二十五歲烈士的生命,為我們后來者提供了精神的引領、心靈的沖擊和對理想信念的重新審視。
這位老人眼含熱淚,因為這件事埋在她心里已經幾十年了,從來沒有和別人說起過,直到毛新宇的到來,她才將當年救助毛岸英和毛岸青的故事公布于世。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犧牲后,組織派人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兄弟送到了上海,安置在大同幼稚園,由地下黨員董健吾負責照顧。
實際上她也真的把自己當成井岡山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戰士,這與鄉下普通的老人何異?原來在1928年年底,曾志產下了一名男嬰,但迫于戰爭形勢,她不得不將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給了當時留守井岡山的王佐部隊一個叫石禮保的副連長代為撫養,這名男嬰也就是石金龍的父親石來發。
蕭楚女,原名樹烈,字秋,1893年出生于湖北省漢陽縣鸚鵡洲一個小商人家庭。 幼年喪父,家貧無以為生,12歲在一家木材行當學徒,不久流浪外鄉,做過輪船雜工、街頭報童、醬園
毛澤東豐功偉績,人生似乎開了掛,簡直是從未來穿越回來拯救萬民于水火的。要不是共產主義主張無神論,要不是他締造的黨主張破除迷信,他早就成神了。但如果沉下心來,了解一下他的經歷,我們就會發現他的人生并沒有開掛,相比當時的社會精英,他起點很低,起步也很晚,晉升也比較慢,經歷也十分坎坷。
在《易經》中有句話,叫“潛龍勿用”,意思是說龍在潛伏的時候,還不能發揮作用,要小心謹慎,不要輕舉妄動。
但在開國將帥中,有一位少將就叫“龍潛&rdq
1949年, 時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二軍政委的王恩茂隨軍入疆, 從此與新疆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新疆這個邊遠艱苦的少數民族地區, 他工作、生活前后達40年之久, 這在同
在革命老區三灣改編發生地吉安市永新縣,有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4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搶救非遺文化和民間藝術研究,用手中的筆踐行紅色基因的傳承。
吳谷先生工作照
他,就是被
武治安,原名武兆有,永新鄉永新村人,一九三八年參加革命,進入抗大二分校學習,一九三九年入黨,進入一二零師三五八旅工作,歷任偵察科長、團參謀長等職,轉戰于晉、綏、察抗日戰